魁星点斗是什么意思(咸阳文庙中的魁星点斗)
咸阳博物院有一尊文庙旧藏的魁星像。魁星铸铁而成,通高17.5厘米,头顶高秃,仰头凸目,短须,张口,与其说是传统的孤鬼形象,更像一位谢顶短须的清瘦老人。魁星短衣开襟,飘带绕身,肋骨凸显,双臂挽袖,左手持银锭,右臂抬起,作执笔欲书状;魁星左腿高抬,赤足,右腿独立,足下已残佚。
魁星,也称“奎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魁”字原意只是勺子的头部,从“斗”,音“鬼”。因北斗七星在北方夜空七星相连,形成一把长柄勺子的样子,才有北“斗”之名,古人将其中第一至第四前四颗星(呈勺状的部分)称作"魁",斗柄位置的三颗星称为"杓"。也有古书中称北斗第一星为魁。
因为魁字所表达的本意,早期如《楚辞》等先秦文学中多用“魁”来表示“高、大、能力出众”,《吕氏春秋》更是首次用“魁士”来称谓才华出众的读书人。秦汉之后,道教开始对天上的星宿赋以明确的“职能”,《后汉书》有“太微天子廷,北斗魁主杀”的文字,但到了东汉,魁星却突然“转行”,有了"奎主文章"之说。
到了宋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健全和兴盛,政府开始用“魁”来称谓各级考试的第一名及最终殿试的状元。民间更是对所有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的文人士子统称“魁星”,而天上的星宿“魁星”也成为主司天下文运的重要神明,日渐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崇信最甚的神祗,魁星信仰自此兴起,各地方政府多有修建“魁星楼”以祭祀魁星,但此时的魁星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北宋年间苏轼就一度被人尊为“奎宿神”下凡,受后人膜拜。
魁星的形象在两宋后期才逐渐固定下来,人们依据“魁”字的文型,演化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魁星形容如鬼,一腿后抬,翘起的足上有一斗,意如鬼字竖弯钩上的斗字,魁星一手执笔,专点考试中榜者的姓名,一手握银锭,取“必定”之意,单足站立在鳌头之上,意为“独占鳌头”。
魁星物化为具像的神祗受所有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人生抱负的文人士子们的膜拜,也逐渐成型了一套规范的祭祀模式,民间以七月七日设定为魁星诞辰,每年“七夕”之夜,妇女们聚于一处,拜“织女星”以期美好的生活和灵巧的女红。而士子们则夜拜魁星,设“魁星宴”供奉老师,希望魁星赐予文华才思,来年金科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