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常识

夕的意思是什么(“夕”和“月”到底是不是双胞胎?)

2024-09-09 10:00:23 100

今年的国庆与中秋悄然相遇,还记得在我上初中时也曾遇到双节合体。但现在的自己早已不再是那个懵懂少年,对于节日的感受自然有了不同的体悟。

现在,我慢慢能够读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情绪,有时也会不禁对着明月有“今夕是何年?”的人生感慨了。

今天,我们便来一同学习一个汉字——“夕”。

造字者最初的想法其实是想用“月”专指夜晚天空中出现的那个天体物。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看,在“”里有一竖,那其实是古人想要告诉我们,在月亮里有着神秘的人物,他们便是神话故事中的吴刚、桂树、嫦娥还有玉兔。古人怕麻烦,便在造字的时候,用那一竖笔勾勒出了这么多天体中的人与物,真的很是智慧。

而“夕”则是专指出现“月”这一天体物合会在天空中出现的具体时间。许慎在《说文解字•夕部》说:“夕,莫也。从月半见。”也就是说,“夕”就是专指太阳落山后,月亮悄悄露出它的脸的时候。因此,甲骨文和金文的“夕”字,都是依据同时期的“月”字变形而来的。

那“夕”具体指的是什么时间呢?就是月亮半隐半现的时候。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夕,莫也。莫者、日且冥也。日且冥而月且生矣。故字从月半见。旦者、日全见地上。莫者、日在茻中。夕者、月半见。” 段玉裁为我们更准确地解释了什么是“旦”,什么是“夕”。他说“夕”就是莫的意思,而莫是指太阳刚刚落下且显得有点昏暗、并且月亮刚刚出来的时候。所以呢,“夕”指的就是月亮半隐半现的时候。

古人最早的纪时方式时便是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时间,“旦”就是指太阳完全出现在地面上的时间。“莫”指的是太阳跑到了草丛中。而“夕”则是指月亮半隐半现的时候。

所以“夕”的本义便是指夜晚,说得更准确些,应当实是专指傍晚时分,那个时候月亮才会半隐半现。

《诗经·王风》中有一首名为《君子于役》的诗歌,是一位妻子怀念在外服役的丈夫的诗歌,诗是这样写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远征服役的丈夫离家久远,思念他的妻子总是站在家门口远远地眺望着。她看到,夕阳西下的时候,连鸡儿都知道回到窠中栖息,那远处山坡上的牛羊也都知道下山回圈。可是,无论她怎样等待,那远出服役的丈夫,还是不曾归家,她真的是望眼欲穿了。

诗歌用简单的语言,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娓娓道来。在夕阳西斜的山景中,在鸡、牛、羊都已归家的背景下,女主人公的怅惘若失和对丈夫的无限牵挂之情便溢满了纸笔之间。

我们在诗歌中,反复地看到的那个时间便是“夕”,就是月亮半隐半现的时候,在朦朦胧胧之中,伤感的情绪却是如此地清晰。

其实,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总会看到有那么一个人,无论他是谁,是思想的游子、是期盼的妻子、抑或是期望精神能够有所依托的智者,他们总会在夕阳西下这朦胧的时刻,无比清晰地展现自己想要有所依归的情绪。

陶渊明,一个真人,在没有断然与官场做出了结之前,始终处于苦闷之中。消解心中的块垒的最好方式,一是酒,一是诗。陶渊明有《饮酒》诗,其序言说:“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饮酒•其五》真的是妇孺老妪皆能道来,尤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中的陶渊明,处于自然之间,寄情于山色之中。在他眼中,最美的景致便是那笼罩在雾霭下,被夕阳映照的南山了,它是那样的五彩斑斓。那氤氲在雾气之下的南山的背景下,飞鸟们一个个振着翅膀,朝着家的方向缓缓飞翔着。这一幕,使得陶渊明有了更加明确的人生的目标,那就是如同这些鸟儿一般,在夕阳来临的时候,也让自己的心得有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