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眼里出西施出处(很多人都不知道)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享誉世界的诗国。自先秦时期的《诗经》以来,历朝历代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诗人词家亦是群星璀璨。作为千年后的诗词读者,我们在面对如此悠久而繁多的作品时,断然是无法一一熟知的。因此便有了一种普遍的阅读现象,即绝大多数诗词作品,很可能只记得其中的某一句。
譬如,“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四海一家皆弟兄”、“今朝有酒今朝醉”、“可怜天下父母心”等。这些诗词名句固然世人皆知,但你还记得它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吗?当然,这是我们现在很多诗词读者的一种普遍阅读现象。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集杭州俗语诗》,便是此类阅读现象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那么《集杭州俗语诗》中的哪句诗是我们所熟知的呢?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常常说到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诗原本是宋代的一句谚语,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上》:“谚云:情人眼里有西施”。其意思是说在有情人的眼里,女子就像西施一样美丽。后来清代诗人黄增将其写入诗中,便流传到了今天。
《集杭州俗语诗》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首先,我们便来看看“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上一句“色不迷人人自迷”,它的意思是说,不是对方女子本来就美丽,而是因为爱慕之情,才觉得对方女子无处不美。也就是说纯粹是一种自我陶醉的主观感受。其实相对于“情人眼里出西施”来说,这句诗才是重点,也更有助于我们获取正确的恋爱观。那么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相信很多人在恋爱的时候都曾有过这种感受。即很清楚的知道对方女子有着哪些缺点,但往往却被萌生的爱慕之情所迷,顿时就觉得她是无处不美,再多的缺点也毫不在意。当然,如果说一个人在爱情中能够包容一个人的所有缺点,那自然是美好的。但爱情是相互的,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厢情愿地去包容,很大可能不会有好的结局。究其原因,便是因为“色不迷人人自迷”。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世人皆知的名句“情人眼里出西施”。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向来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所以当一个人觉得对方女子貌如西施,那么他的浓情蜜意可想而知。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也逐渐演变为了成语,比喻由于有感情,不论对方外表如何,都会觉得对方外表美。
诗的最后两句“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即如果彼此有缘分的话,那么相隔千里也能在某一时间相遇,但是无缘的人,殷勤再三也不过是被看作一痴人。这里的“三笑”一般被看作是唐伯虎与秋香“三笑姻缘”的故事,即唐伯虎在苏州山塘寺游玩时,对秋香一见钟情,又见秋香三笑,便认为秋香也已钟情于自己。
后来唐伯虎卖身进华府为书童,颇经磨难,终于与秋香结成良缘。圆满的结局自然令人欣喜,但是生活中的爱情案例,又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终究不过是一痴人罢了。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悲剧,原因就是“色不迷人人自迷”。简单来说,也就是网络上流传的人生三大错觉之一,你以为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不过还是衷心祝愿我们都能“有缘千里来相会”。
综上所述,“情人眼里出西施”固然可取,但是千万不要是因为“色不迷人人自迷”的前提,不然最后终究会落到“三笑徒然当一痴”的悲剧收场。当然这点无关男女,都很容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