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低为什么还有人抛售(股价已经是低位,为什么主力还纷纷离场?)
跟庄操作是每位投资者进入股市后都无法回避的话题。特别是在我国股市上,只要股票获得庄家的炒作,就相当于获得了持续大幅上涨的保证。而投资者买入有庄家操作的股票,也就相当于获得了盈利的保证。不过,跟庄操作并不容易。庄家与散户相比,在资金、技术、消息等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庄家交易的目标就是要让散户亏损,散户亏掉的钱,就是庄家要赚到的钱。
因此,投资者在股市上跟庄操作,无异于虎口拔牙。必须具备高超的交易技术、良好的投资心态,同时又要对庄家有全面透彻的了解,才有可能在跟庄交易的过程中全身而退,获得最终胜利。

相信很多股民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一只股票的股价已经处于低位了,已经腰斩再腰斩了,为什么主力资金还是纷纷流出呢?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低位这个概念。你所看到的低位是否真的低呢?实际上,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什么位置才能被称为低位呢?其实没有人能够确定!
首先,只有当股票的价格走出低位时,你才能确定那是一个低位!如果股票价格没有走出低位,并继续下跌,你又怎么能确定它是低位呢?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抄底,经常抄到半山腰的位置!因此,我们只能说在相对低位时,为什么主力资金仍在出售股票呢?
原因一:主力资金通过打压方式去吸筹。比如,有些主力资金在建仓阶段通常会通过打压吸筹,尤其是低位的个股。
主力资金通过用一部分建仓筹码砸穿平台支撑,这样就会有不少,恐慌性抛售出现,主力就可以趁机吸筹。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最后一跌!
原因二:大股东的股权质押率很高。当股票价格趋势下跌,并跌破平仓线时,一些金融机构很容易进行抛售,也就是所谓的强制平仓。因此,即使股价处于低位,仍然会有不断的股票抛售,尤其是在市场处于下跌行情的趋势下。当股价跌破某一位置后,触发股权质押的强制平仓点,导致个别股票大幅下跌。在市场震荡下跌环境中,尽量选择质押比例相对较低的上市公司,这样风险会较低。
原因三:基金被动减仓。例如这波白马股、新能源龙头股的下跌,从3400点下跌至目前的水平,许多新能源基金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在基金出现大幅亏损的情况下,投资者会考虑赎回,这无形中迫使基金进行被动抛售。
因此,在熊市行情中,有时候即使在低位,这些基金也不得不继续抛售股票,所以会形成一个赎回-抛售-再赎回-再抛售的负反馈。
原因三:公司出现暴雷等现象。即使某些个股的股价已经非常低,但它们却涉及一些财务造假等暴雷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股价有多低,都会有大量资金逃离。
对于这些存在财务造假或暴力事件的公司,我们通常需要避免,无论它们的股价有多低,因为它们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
解析常见的两种底部区域陷阱,切勿抄到半山腰的位置!
一、前期底部止跌的陷阱
众多投资者热衷于寻求长期底部,寄希望于技术分析研判底部的走势,但往往被多数人确认的底部会再次出现破位下行的走势。这种假底部的情况,会让投资者判断失误,从而造成亏损。因此,在实战中,股价止跌后,没有放量突破便不是一个很好的介入点,因为后续走势还会继续跌跌跌。

如上图所示,精艺股份的下跌走势长达半年,随后迎来了在12元至14元区间的横盘盘整走势。某日,股价在12元左右得到支撑,该价位也是前期的底部。连续两个多月的横盘震荡,让投资者误认为底部已经构成,而急急忙忙地去抄底。结果之后,股价连续两周大跌,导致在12元前底部价位处买入的投资者深套其中。股价后续又从12元跌到6元左右,接近腰斩。因此对于想要抄底的投资者来说,要考虑所买入的点位是不是底部。众多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遭受重大亏损,主要是因为对底部缺乏认识,再加上判断错误和操作失当等。以精艺股份为例,要想避开见底之前的假突破,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股价形成明显的上涨趋势。
二、股价触底不再下跌的陷阱
在下跌过程中,股价在低位横盘震荡整理的个股,如若出现以下情况,说明该股还未有上涨的信号。
1、长时间的横盘整理,股价突破不了横盘的上压力区,说明该股股性不强;
2、股价在低位长时间横盘,从侧面说明,主力愿意以较低的价格来处理手中的筹码,同时也告诉投资者他们不看好后市的走势;
3、若股价多次收出带量阳线,却始终站不上压力线,说明压力线是终止该股价上涨的“罪魁祸首”。

如上图所示,桂林旅游在长时间的下跌之后,开始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横盘震荡的走势,股价在8元至8.5元之间波动。震荡途中,有一根巨量阳线突破压力位,触及前反弹低点,随后收出长长的上影线。尽管拉出的放量阳线突破了压力位,但是后续的股价又回到了横盘震荡区间,说明压力位很牢固,对于接下来的走势,若没有强烈的买盘,这个压力位是不太可能会被突破的。
一般投资者很难把握股价何时到达极点,因此不能妄想用足行情,买个地价卖个天价。只要有适当的利润就可及时买进或卖出。设置自己能承受的而非遥不可及的止盈点和止损点,会帮你稳稳拿到可赚得的价差,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如果发现找错了对象,应当机立断,止损出局,千万不要陷在里面。就是在止损方法的选择上:
1、定额止损法:定额止损法是指将亏损额设置为一个固定的比例,一旦亏损大于该比例就及时卖出。它一般适用于两类投资者:一是刚入市的投资者;二是风险较大的市场中的投资者。定额止损的强制作用比较明显,投资者无需过分依赖对行情的判断。止损比例的设定是定额止损的关键,通常由两个因素确定:一是投资者能够承受的最大亏损。这一比例与投资者心态、经济承受能力、盈利预期有关。二是股价的随机波动。这是指在没有外界因素影响时,股价自然波动的幅度。定额止损比例的设定是在这两个因素里寻找一个平衡点,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投资者应根据经验来设定这个比例。
2、技术止损法:技术止损法是将止损设置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剔除市场随机波动后,在关键技术位设定止损位,从而避免亏损进一步扩大。这一方法要求投资者有较强的技术分析能力和自制力。实战中设定技术止损可参考以下几点:股价跌破前一个交易日的中间价;股价跌破前一个交易日的最低价;股价跌破5日成本均线;股价跌破上升趋势线;股价跌破前期横向整理的支撑位;股价跌破前期震荡收敛形成的底部支撑价位。
3、止平法:止平法指的是绝不让自己已经赢利的股票变成被套的股票,而是当股价滑落到保本价时坚决卖出的一种操作技巧。这种方法与止损或止盈的不同之处在于,股民把自己的保本价设置为坚决卖出价。这是一种可以有效防止手中所持有的股票由盈转亏,避免被套的投资止损技巧。
4、无条件止损法:无条件止损是指不计成本,夺路而逃的止损。当市场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时,投资者应摒弃任何幻想,不计成本地抛出,以求保存实力,择机再战。(不推荐)
最后,交易心理是交易者控制自己人性本能的一面,好的交易往往都是反人性的。交易心理是最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因素,但是却是对交易成败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一个交易者技术再过硬,资金管理水平再精到,可是如果交易心理存在问题,交易技术和资金管理根本无从发挥。下面我们分别解释一下这三种不利于交易的心理状态。
首先,贪就是想得到更多的收益,能抓到黑马并且天天大涨才好。交易者来股市都是为了赚钱的,贪者指的是那些试图达到超出合理范围的盈利目标的人。投资大师和基金经理们的年均回报率不过20%~30%,而很多交易者每天都想抓涨停!虽然多数的交易日都会有涨停的股票,但这在实际上很难实现。一切都是概率在起作用,你看到的涨停股是在4000多只股票中涨幅排名靠前的少数几只股票,希望每天或者经常抓到涨停股,这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要知道每个行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是基本平衡的,股市不可能是持续实现暴利的场所。
其次,嗔与贪正好相反,是指对不利方面的过于偏执。比如表现在有了小盈利后马上兑现,先取得到手的利润,这样做容易放过真正的黑马。这种做法源于对风险的极度厌恶。另一个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对操作失误一直找各种借口,却回避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一些新手由于知识水平和交易经验有限,在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或持仓陷入困境时,他们经常会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做法有一个很好地理由,不管是在对行情的看法上,还是在持仓的依据上,持有这样的态度很难提升自己的交易水平。
最后,痴是指在不能分辨事实的情况下,对事物产生贪与痴的反应,也可以说痴者迷也。比如表现在对所谓专家股评的迷信,现在的新媒体更加拉近了散户与知名股评人之间的距离,人们可以迅速得到大量的各种股市信息,这除了迷惑交易者的主见之外不能起到任何的积极作用。有些交易者认为财经媒体的观点就是权威的,可他不知道不同媒体的观点其实也并不是相同的,他只是乐于接受对自己持仓有利的观点而已。这种做法是有选择性的迷信,实则是不客观的表现。